RFID知识
RFID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
时间:2024-04-19
RFID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)系统的组成包括电子标签、阅读器以及可能还有数据处理系统或后端数据库。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,它包含有存储信息的芯片和用于通信的天线。阅读器则负责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,它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,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。
具体工作流程如下:
1. **信号发送**:阅读器将要发送的信号编码后加载到特定频率的载波信号上,并通过天线向外发送。
2. **信号接收**:当电子标签进入阅读器的工作区域时,标签通过其天线接收来自阅读器的脉冲信号。标签内的电路对信号进行解调、解码和解密处理,然后根据命令执行相应操作。
3. **数据传输**:若为读取命令,标签将相关信息通过其天线发送回阅读器;若为写入命令,标签可能会修改存储在EEPROM中的数据。
4. **耦合类型**:RFID系统的耦合有两种主要形式:电感耦合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。电感耦合适用于中、低频的近距离识别系统,如125kHz、225kHz和13.56MHz,识别距离通常小于1米。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则用于高频和微波频率,能够实现更远的作用距离。
总的来说,RFID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跟踪、门禁控制、个人身份验证等众多领域,其优势在于无需直接视线接触就能快速识别多个标签。